作者:小编 日期:2025-07-13 05:44:32 点击数:
几十个箱子,推车一排一排,看着像哪个展会的开场布置。镜头扫过去,一个接一个的大包小包,像是要搬家。我当时愣了几秒,还以为看错了。再仔细看,是男足国家队出发前往海外集训。
官方给出的说法很直接:这些箱子里都是比赛和训练的必需品,每一样都不能少。我翻了一下相关的公开采访,中国足协说他们每次出行都会携带完整的训练装备,包括多种训练器材、恢复理疗设备、营养补给,还有各种比赛所需的后勤物资。听起来确实合理,但问题就来了:别人不训练吗?国外俱乐部和球星就不用带这些?
你去看看罗纳尔多、梅西,哪怕是国家队比赛日,他们背个小包走进机场的画面随手都能搜到。我查了一下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期间,葡萄牙国家队出行的行李量公开信息显示,一共20多名球员,总共只带了不到40件行李,大部分是球员的个人用品。那是世界杯,不是友谊赛。人家不训练?不恢复?不准备饮食营养方案?当然不是。K1体育官方首页那怎么人家轻装上阵,我们非得满载而归?
我又翻了一下费用数据。中国男足2023年海外拉练预算超过5000万元,其中运输和装备费用支出高达700万元,占了整个开支的14%。这些数字在《国家体育总局预算公开信息》里都能查到。对比一下,2023年韩国国家队海外训练营总费用约合人民币1700万元,还是在有职业联赛全员保障的情况下。
中国足球的必需品,真的全都必需吗?我不是瞎说。我看了几个国内俱乐部的采访,像某家中超俱乐部在接受《体坛周报》采访时就提到过,他们每次出国比赛都尽量轻装,能租就不带,能在当地找就不自带设备。理疗和体能恢复设备,欧洲几乎每个城市都有相关服务。这不是我编的,是俱乐部自己说的。
巨量物资往往带来操作冗余和管理风险。我不信那些设备在几天内真的都能用上。更别说在比赛密度很大的情况下,根本没有太多空档去做所谓系统性训练。你带去了,也未必用得上。而且,像什么专用按摩椅、全套恢复舱、电解质分析仪这种设备,一般职业球队也不是每次比赛都随队携带的。
这就得说到一个根本问题:中国足球这些年形成的惯性思维:设备到位=训练专业。这种形式上的完整性往往被当作工作完成度的象征。你带得越多,说明你准备得越充分,万一成绩不好,也能有理由说我们已经尽力。但问题是,设备和成绩没有必然关系。你准备再充分,踢不赢还是踢不赢。像今年亚洲杯,我们小组赛没赢一场,场均射门不到5次,哪怕带100个箱子过去,也没换来一粒进球。
我也不是非要说轻装就能赢球。不是这个意思。我只是纳闷,一个国家队出行,真的不应该更效率优先一点吗?
我查了下2022年德国队在卡塔尔期间的训练计划,他们抵达之后48小时内完成全部适应性训练,球员和教练之间几乎无缝衔接。很多设备直接在当地租用,临时搭建训练场、冷水恢复区,成本远低于跨国运输。德国足协每年发布详细财报,他们2022年世界杯期间行李运输支出不到100万元人民币,占总预算的1.5%不到。
中国男足过去三年出国比赛超过15次,几乎每一次都配备完整后勤团队、医疗组、装备主管、理疗师、营养师,还有技术分析师、心理辅导员。都带上了,也没见成绩上去。相反,亚洲排名一路下滑,最近国际排名已经跌出前80。人力全带、设备全拉,最终打的内容却越来越乏力。
如果合理,为什么成绩说不过去?如果成绩说不过去,为什么我们还继续维持这个出行模式?
我不敢说他们是在走过场,但这种准备方式,是不是也该反思下:我们真的把重点放在了该放的地方吗?
训练场地难道不能当地租?非得带一套移动基地?一位曾在中超担任翻译的工作人员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公开写过:其实有些器材租借一天也就两三百欧,比你拉一个吨位的大设备省事多了。这种声音不是没有,K1体育官方首页只是很少被采纳。
你愿意相信他们是真的全方位准备,也可以。但准备了三年,排名没动,球迷只看到一堆箱子滚滚而去,回来的还是那场场令人发呆的比赛。
但我想问的是,那些看起来合理的理由,在成绩面前,还能站得住脚吗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2025-05-17
2025-03-19
2025-04-26
2025-03-05
移动商城
抖音店铺二维码
快手店铺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