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小编 日期:2025-07-06 10:17:20 点击数:
这大概是近20年来,中国足球未有之盛况。(感觉多说几十年也没什么关系)。
南京的首位度(GDP占全省比重)只有13.5%,远低于成都(36%)、武汉(35%)等典型的强省会。
这是因为江苏十三市中有十二个曾为古代都城或近代省会(如苏州为吴国都城、镇江民国时期为省会)。
而从经济角度看,苏州有2.67万亿的GDP,远远超出成都、杭州、武汉等一众“新一线”。
过去我们常说,要均衡发展,缩小城乡差距,江苏就是一个非常均衡,城乡差距不明显的省份。
从产业经济角度来看,江苏十三市均拥有自己的特色产业集群,无锡物联网产业规模约占全国12%,常州新能源、徐州重工机械也是各领风骚。
如果说虚拟货币的大火,源于金融上的去中心化,那么江苏的厉害,则是资源去中心化。
正是因为各自都有自己的产业特色,十三地级市不需要仰省会之鼻息,甚至很多县级市,放眼全国,都有自己的一片江湖地位。
比如昆山、江阴等“千亿县”,以企业主导创新闯出了自己的名声,还有灌云、宜兴等具有独特产业的县级市,一个县就能影响全国的商品供给,而且彼此之间,还形成了“错位互补”的系统。
相反,一些省份的省会城市,却过度吸取周边地区,拿走了资源和产业的大头,省内地级市敢怒而不敢言,“高首位度”的背后,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。
它的本质,是把省会功能拆解为十三市的共同担当:苏州成为经济前锋,南京扮演中坚枢纽,徐州守护苏北腹地……
在90年代前后,江苏省内区域经济梯度差距依然明显,全省80%以上的经济薄弱村,和低收入人口都集中在苏北。
但就在1995年,K1体育江苏省建立“五方挂钩”的机制,在坚持全省一盘棋的基础上,积极组织苏南发达县市,与苏北经济薄弱村建立挂钩帮扶关系,开展了“江苏模式”的定点扶贫。
2024年,江苏地区生产总值达13.7万亿元、增长5.8%,增量全国第一。
年初,高层就在江苏代表团的讲话中强调:经济大省要挑大梁,江苏要打头阵,勇争先,走在前,作示范。
一场苏超,带动江苏十三太保在全国持续出圈,很多人都是因为苏超的话题,知道了江苏的美食、高科技、以及一个县都有国家级体育场的实力。
恐怕很多人都不熟悉别的省份到底有哪些地级市,提到山西,可能只会想到太原,提到河北,只会想到石家庄。
虽然苏州用“徽京梗”调侃南京,但另一头,不正是证明南京的跨省辐射力广吗?
淮河、长江、大运河分割出吴文化、江淮文化、中原文化三带,现在这个三带正通过苏超,形成一个更高层次的团结。
南京地铁标语“输谁都不能输苏州”与苏州“比GDP”的隔空互动,实则是双城自信的幽默表达。
但背地里,南京大学在苏州兴建校区,定向培养人才,苏州工业机器人产线也在为南京车企提供智能装备。
此外,在每场苏超赛事开幕前,我们也能看到各大城市不遗余力的推介自己的城市特色产业。
比如扬州直接飞机开幕,常州大恐龙入场,南通则宣传足球场馆建设能力……如今,想赞助苏超的企业已经从夫子庙排到了寒山寺,像菜鸟这样的大牌想进来,都得赔着笑,讨着好。
不是南京vs苏州,也不是扬州vs泰州,而是在pk的过程中,赛出自己的城市风格,赛出自己的城市魅力,赛出自己的经济火花。
2025-04-21
2025-04-18
2025-04-21
2025-04-27
移动商城
抖音店铺二维码
快手店铺二维码